进入2025年10月下旬,全球通胀的火苗似乎又被重新点燃。
原本被认为已经受控的物价水平,因能源价格上行与供应链紧张再度受到冲击。与此同时,美国、欧洲及亚洲主要经济体的核心CPI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,引发市场对通胀持续性的担忧。
通胀预期的升温,使得大宗商品市场重新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。无论是原油、黄金,还是铜、铝、农产品qh.qihuou.com,价格普遍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趋势。市场的多头力量正在悄然集结,机构投资者的仓位重新倾向商品板块。
对于交易者而言,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
通胀带来价格上涨的逻辑虽然明确,但如何识别节奏、控制风险,仍是此轮行情的关键。

美联储近期的政策表态成为市场焦点。多位官员暗示,当前的高利率可能已足以抑制通胀,未来加息空间有限。
虽然官方尚未明确降息时间表,但市场已提前做出反应:美国国债收益率从高位回落,美元指数出现震荡下滑迹象。
流动性边际改善,使得大宗商品重新获得资金青睐。历史经验显示,qh.qihuou.com+1当货币环境从紧转松,商品通常是最先启动的资产之一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**美联储面临的“政策两难”**正在加剧:
一方面,通胀反弹使得宽松风险加大;
另一方面,高利率已对房地产和消费形成明显拖累。
这种矛盾,正是支撑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催化因素。
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83美元一路反弹至87美元,天然气价格也同步走强。能源成本上升,带动运输、制造及农产品生产成本全面抬升。
欧洲多国因能源进口依赖较高,CPI环比升幅明显,通胀压力再度升温。亚洲地区同样面临输入型通胀的传导风险,尤其日本与韩国在进口能源方面的依赖,使其生产端成本上升。
整体来看,能源价格正成为全球通胀新一轮上升的核心驱动力,并直接刺激资金重返商品市场寻求避险与对冲。
根据彭博与CFTC最新统计,过去三周内,全球商品指数基金(Commodity Index Funds)的资金净流入量创下近七个月新高。
机构资金主要流入能源、贵金属及基本金属三大板块。
这意味着市场正从“防守模式”转向“通胀对冲模式”。
黄金作为通胀环境下的传统避险与价值储藏工具,再次受到青睐。随着美元的阶段性走弱与美债收益率回落,黄金价格在2350美元上方企稳,多头持仓稳步回升。
与此同时,原油则因供应紧张与库存下降,成为资金的另一个避险出口。能源类资产不仅能抵御通胀,还能在地缘风险升温时发挥保值功能。
铜、铝、锌等基本金属在前期滞涨后,近期明显走强。
市场普遍认为,随着全球基建投资重启与新能源产业链需求回升,金属类商品的中期逻辑正逐步修复。
特别是铜价——作为经济活动的“温度计”——近期突破9000美元/吨关口,显示市场对未来需求的信心正在回归。
农产品板块受气候因素影响显著。南美地区的干旱与亚洲部分产区降雨不足,导致玉米、大豆、糖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攀升。
在通胀预期升温的环境下,农产品成为投机与避险资金的新战场。
原油市场的结构性供需失衡仍未改善。OPEC+减产政策延续至年底,美国页岩油增产乏力,库存数据连续下滑,均为油价提供支撑。
从技术面看,布伦特原油在84美元区域形成坚实底部,短线压力位在88美元。若突破此区间,90美元或成为下一个目标。
短线操作可考虑回调做多,控制仓位,关注84美元支撑区。华富之声日报
黄金受通胀预期与美元回调支撑,走势相对稳健。当前2350美元已形成阶段性支撑,上方阻力在2410美元区域。
在通胀环境下,实物黄金与ETF流入量增加,长期资金配置意愿增强。短线建议以低多思路为主。
中国与印度的制造业数据改善,提振市场对铜的需求预期。全球显性库存降至近半年低点,为价格提供坚实支撑。
若铜价能稳定在8800美元上方,中线目标有望指向9300美元。短期内若出现回调至8600美元区域,可考虑分批布局。
气候异常使得农产品价格具备天然的上行动能。若全球粮食供应持续紧张,玉米与大豆价格可能延续强势。
投资者可关注芝加哥CBOT农产品期货的仓位变化,作为判断多头延续性的指标。
市场的情绪层面正发生微妙变化。
过去一年,投资者普遍将资金集中于科技股与债券市场,而如今,在通胀复燃的信号下,商品开始取代部分高风险资产的吸引力。
从资金流向角度来看,传统避险资产与实物资产正在重新被重视。
这不仅仅是投机行为,而是一次资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。
对机构而言,配置部分商品头寸,既可分散风险,也可在通胀周期中稳定收益。
对个人投资者而言,合理利用商品ETF或期货微盘产品,也能在波动中获取防御性收益。
分析机构普遍认为,未来六个月内,全球通胀水平可能维持高位。
能源价格难以快速回落,供应链恢复仍需时间,而美联储政策调整也需要观察窗口期。
因此,大宗商品价格的结构性上行或将延续至2026年一季度。
短线来看,波动性仍会存在——尤其在数据密集发布期,如CPI、PPI及库存报告期间,价格可能剧烈波动。
但中期方向较为明确:多头主导、震荡上行。
把握主线:通胀驱动下的结构性行情
关注能源、金属、农产品三大板块中具备供需支撑的品种,尤其是黄金与铜。
操作节奏:区间震荡中低吸为主
不宜追涨杀跌,可在关键支撑区分批建仓。短线交易者应结合技术面信号,设好止损。
风险控制:关注美元与美债动态
若美元再度强势反弹或美债收益率急升,可能压制商品价格,应及时减仓避险。
策略组合建议
原油:中性偏多,关注区间突破
黄金:逢低买入,设防守止损
铜:回调布局,关注8800支撑
农产品:轻仓持有,防范气候扰动
心态管理:理性面对波动
通胀周期下,波动是常态。不要被短期涨跌左右判断,坚持逻辑与纪律才是长期盈利之道。
通胀并非只是经济的“敌人”,它也意味着需求的复苏与流动性的回归。
当全球经济步入新一轮周期,价格上涨的同时,也孕育着新的投资机会。华富之声日报+1
在华富之声看来,当前的大宗商品市场正处于由“防御”向“进攻”过渡的阶段。
能源提供底部支撑,金属代表产业复苏,黄金守护避险价值,农产品反映气候与供需博弈——这场多头重整旗鼓的战役,才刚刚开始。
未来几个月,若通胀持续高企而政策放松,则商品行情或迎来更强烈的爆发期。
而对投资者而言,能否在波动中把握节奏、顺势而为,将决定你能否成为新周期的赢家。
正如华富之声团队一贯强调的那句老话:
“市场不会等人,但会奖励那些理解趋势、尊重周期的人。”
备案号: